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深圳辽河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2:55:22  浏览:800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深圳辽河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深圳辽河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1996年12月30日 证监发字[1996]426号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辽河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筹)采用“上网定价”方式发行股票的发行方

案已经我会证监发字[1996]425号文批准,请你所按照我会证监发字[1995]161号文

和[1996]169号文的有关要求,组织好此次股票发行工作。 本次发行要先验资后配

号.对申购资金到位情况要认真查实,凡资金不实的申购一律视为无效申购。申购

冻结资金的利息,按企业存款利率计息(3天)部分归发行公司所有, 其余部分存入

交易所设置的专户;发行结束后15日内,请将发行申购、冻结资金和认购中签的明

细磁盘报送我会。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养暂行规定

水利部


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养暂行规定


颁布日期:1997.05.14



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养暂行规定
(1997年5月14日水利部印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管理人员素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水利建设事业
和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水利部根据全国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水利
建设管理人才的培训。
第三条 本规定中的“水利建设管理人员”是指在水利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水
利建设项目法人(含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含设计、监理)中从事建
设管理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 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认真实施“科教兴水”战略,积极开发水利建设事业急需的人才,坚持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德才兼备
的水利建设管理人才,为我国水利建设服务。
第五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开展水利建设管理人才的
培养工作。
第六条 积极参加培训是水利建设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培训人员在培训期
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任职、上岗和晋升职称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章 培养管理
第七条 水利部建设司、人事劳动教育司综合管理全国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养
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综合管理全国水利建设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2.拟定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
3.制定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养规划,安排并组织实施培训计划;
4.核定培训院校培训资格;
5.制订学员考核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6.组织水利建设管理教研活动和理论研究。
第八条 部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要根据
水利建设需要,制订本单位、本地区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养规划,报水利部建设司
统筹安排。
第三章 培养分类和目标
第九条 按水利建设管理人才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将培养分为水利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人员、项目法人单位管理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咨询单位人员等四类,
按高级综合管理人才、中级专业管理人才和基本专门岗位人才三个层次开展培养工
作。
第十条 水利建设高级综合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政治素质高、政策理论
水平高、具备大型水利建设综合管理能力的领导人才,包括厅、处级领导干部及后
备干部、项目法人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咨询单位负责人等。
第十一条 水利建设中级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具备较丰富的建设管理知识、胜任建设管理(含国际工程管理)需要的专业人才,
包括项目法人单位专业负责人、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咨询单位专业负责人等。
第十二条 水利建设基本专门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掌握水利建设管
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包括一般的行政管理干部、项目法人单位的技术干部、施工单
位的项目经理、咨询单位的监理工程师等。
第四章 培训科目设置
第十三条 水利建设管理人才培训科目的设置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
原则,注重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有机结合,并按培养目
标需要设置培训科目。
第十四条 水利建设高级综合管理人才的培训科目设置应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和水利建设综合管理知识,培养学员对大型水利项目建设的领导能力。教学
计划参照研究生进修班课程安排执行。
第十五条 水利建设中级专业管理人才的培训科目设置应注重国际工程建设管
理的先进理论、技术,培养学员适应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管理能力。
第十六条 水利建设专门岗位人才培训分建设综合管理、项目管理、建设监理
、施工项目经理、施工企业经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其它专项管理等
专业。按专业需要设置科目、确定培训方式和时间。
第五章 考 核
第十七条 培训单位应就各门学习课程对学员进行考试并记录成绩,对学员学
习期间的表现提出鉴定意见。部建设司会同人事劳动教育司和有关院校组织专家对
学员进行综合考核。按规定选拔的进修学位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经考核合格
后,颁发相应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符合国家教委有关在职人员申请学位规定条件
者可申请相应学位。
第十八条 经水利建设高级综合管理人才培训的人员,通过部专家考核组考核
合格后由部颁发水利建设高级综合管理人才培训合格证书。其中,按规定选拔的进
修学位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经考核合格后,由培训院校颁发课程进修结业证
书,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相应学位。
第十九条 经水利建设中级专业管理人才培训的人员,通过部专家考核组考核
合格后由部颁发水利建设中级专业管理人才培训合格证书。其中,按规定选拔的进
修学位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并经考核合格后,由培训院校颁发课程进修结业
证书,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相应学位。
第二十条 经水利建设专门岗位人才培训的员,通过考核合格者由部建设司颁
发培训结业证书,作为获得岗位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建设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废止)

交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1997年8月18日经第12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船舶在航行和停泊时配有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船员,保障水上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水域环境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我国已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所有航行国际航线、200总吨或750千瓦以上航行国内沿海航线、50总吨或36.8千瓦以上航行国内内河航线的中国籍机动船舶。
除本规则第六条、第二十七条和第三章、第四章的规定外,本规则其他有关规定均适用于500总吨以上航行中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
军事船舶、公安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不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是全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管理的主管机关。
各港务(航)监督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管理工作。
第四条 航行中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应持有船旗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或等效文件。

第二章 最低安全配员原则
第五条 确定船舶最低安全配员应综合考虑船舶的种类、尺度、构造、技术设备、主机功率、航区、航程、航行时间等因素,并应充分注意到船员的值班和休息制度。
第六条 船舶在航行期间,应配备不低于按本规则附录1、附录2、附录3所确定的船员构成及数量。
高速客船的船员配备应不低于《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
本规则附录1、附录2、附录3列明的减免规定是根据各类船舶在一般情况下制定的。港务(航)监督在核定具体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数额时,如认为配员减免后无法保证船舶安全时,可不予减免或不予足额减免。
第七条 船舶在停泊期间,应配备足够的并具有熟练操作能力能够保持船舶及相关设备安全有效运转的船员。且无论何时,船长和大副、轮机长和大管轮不得同时离船。
第八条 本规则规定的船舶配员是保证船舶安全操作所必须的最低数额。因生活保障、维修保养、装卸货物或劳动保护等需要可以增加船员,但船上总人数不得超过救生设备的定员。

第三章 证 书
第九条 船舶应持有相应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并存放在船备查。
第十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有效期的截止日期与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的截止日期相同。
第十一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编号使用与船舶国籍证书相同的编号。
第十二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格式按航行国际、国内沿海、国内内河航线船舶分为三种,其具体格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制定。
第十三条 国际航行船舶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应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填写;国内航行(包括沿海和内河)船舶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用中文填写。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内所有英文文字一律使用大写字母;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发证日期及有效期亦用阿拉伯数字以年、月、日表示。
第十四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不得伪造、涂改,污损不能辨认的视为无效。

第四章 申请与审核发证
第十五条 申请核发《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应由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向船舶的船籍港港务(航)监督递交申请书。
第十六条 递交申请书时,应交验下列有关证书或文件:
(一)航行国际航线的船舶
1、船舶国籍证书;
2、轮机入级证书;
3、港务(航)监督认为需要的与本规则第五条内容相关的其他资料。
(二)航行国内(包括沿海和内河)航线的船舶
1、船舶国籍证书;
2、船舶检验证书簿;
3、港务(航)监督认为需要的与本规则第五条内容相关的其他资料。
第十七条 在境外建造与购买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持有效的船舶证书和相关资料的副本(复印件)到预定的船籍港港务(航)监督申请办理《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十八条 港务(航)监督在接到申请人的申请书后,根据本规则第二章的原则以及本规则附录1、附录2、附录3或《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和船舶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应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核发《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在上述期限内通知申请人。
第十九条 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在《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15日以前,持原证书或证书副本和第十六条所列的有关证书及相关资料,到船籍港港务(航)监督换发证书。
第二十条 证书污损不能使用的,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向船籍港港务(航)监督申请换发;证书遗失的,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书面述明理由,附具有关证明文件,向船籍港港务(航)监督申请补发。
第二十一条 船舶状况发生变化需改变证书所载内容时,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向船籍港港务(航)监督重新申请核发证书。
第二十二条 船舶申请核发、补发、换发证书,应按《水上安全监督收费项目及标准》的规定交纳费用。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各港务(航)监督负责对本辖区内船舶的配员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船舶在办理进出港手续时应交验《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二十五条 船舶未持有《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或实际配员低于《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时,对中国籍船舶,港务(航)监督应禁止其离港直至船舶配员满足要求;对外国籍船舶,港务监督应要求船方按《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配齐人员或由其船旗国主管当局对其实际配员作书面认可,否则禁止其离港。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港务(航)监督机构对船舶处以5000至10000元罚款,且对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至500元罚款:
(一)未持有或持有失效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二)伪造或涂改《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统一印制。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交通部安全监督局1992年8月1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行国际航线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表》(安监字〔1992〕171号)同时废止。

附录1 海船甲板部、轮机部和客运部最低安全配员表
------------------------------------------------------------------------
| 甲板部
|----------------------------------------------------------------------
| |船舶吨位(GT) |一般规定 |
| |拖轮功率(KW) | |
| |------------------------|--------------------------------------|
| |3000GT及以上 |船长、大副、二副、三副各1人 |
| | |水手3人 |
| | | |
| |------------------------|--------------------------------------|
|一|500GT及以上 |同3000GT及以上船舶 |
| |至未满3000GT | |
| | | |
| |------------------------|--------------------------------------|
|般|未满500GT |船 长1人 |
| | |值班驾驶员2人 |
| | |水 手3人 |
| | | |
|船|------------------------|--------------------------------------|
| |500GT及以上 |(1)同3000GT及以上一般船舶; |
| | |(2)配有与救生艇数量相等的持有 |
| | |救生艇员证书的人员(不包括船长 |
|舶| |和大副) |
| |------------------------|--------------------------------------|
| |未满500GT |(1)同未满500GT一般船舶; |
| | |(2)配有与救生艇数量相等的持有 |
| | |救生艇员证书的人员(不包括船长 |
| | |和大副) |
|--|------------------------|--------------------------------------|
| | |3000KW及以上|同3000GT及以上一般船舶 |
| | | | |
| | |------------------|--------------------------------------|
|拖|海上|750KW及以上 |同500GT及以上至未满3000GT |
| | |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 | |------------------|--------------------------------------|
| | |未满750KW |同未满500GT一般船舶 |
|轮|----|------------------|--------------------------------------|
| | |750KW及以上 |船长或驾驶员1人,水手2人 |
| |港内|------------------|--------------------------------------|
| | |未满750KW |船长或驾驶员1人,水手1人 |
------------------------------------------------------------------------
|----------------------------------------
| |
|--------------------------------------|
|减免规定 |
| |
|--------------------------------------|
|航程不超过300海里或 |
|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36小时, |
|可减免三副和水手1人 |
|--------------------------------------|
|(1)同3000GT及以上船舶; |
|(2)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可再减免二副 |
|--------------------------------------|
|(1)连续航时间不超过24小时, |
|可减免水手1人; |
|(2)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可再减免值班驾驶员1人 |
|--------------------------------------|
|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可减免三副和水手1人 |
| |
| |
|--------------------------------------|
|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可减免值班驾驶员和水手各1人 |
| |
| |
|--------------------------------------|
|同3000GT及以上一般船舶,但只考 |
|虑连续航行时间 |
|--------------------------------------|
|同500GT及以上至未满3000GT |
|一般船舶,但只考虑连续航行时间 |
|--------------------------------------|
|同未满500GT一般船舶 |
|--------------------------------------|
|无 |
|--------------------------------------|
|无 |
|----------------------------------------
------------------------------------------------------------------------
| 轮机部
|----------------------------------------------------------------------
| |主推进动力装置(KW) |一般规定 |
| |------------------------|--------------------------------------|
| |3000KW及以上 |轮机长1人 |
| | |大管轮1人 |
| | |二管轮1人 |
| | |三管轮1人 |
|一| |机 工3人 |
| | | |
| | | |
| | | |
| | | |
| |------------------------|--------------------------------------|
|般|750KW及以上 |同3000KW及以上船舶 |
| |至未满3000KW | |
| | | |
| |------------------------|--------------------------------------|
|船|未满750KW |轮 机 长1人 |
| | |值班轮机员2人 |
| | |机 工3人 |
| | | |
|舶| | |
| | | |
| | | |
| | | |
| | | |
|--|------------------------|--------------------------------------|
| |3000KW及以上 |同3000KW及以上一般船舶 |
|客|------------------------|--------------------------------------|
| |750KW及以上 |同750KW及以上 |
| |至未满3000KW |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船|------------------------|--------------------------------------|
| |未满750KW |同未满750KW一般船舶 |
|--|------------------------|--------------------------------------|
| | |3000KW及以上|同3000KW及以上一般船舶 |
| | |------------------|--------------------------------------|
|拖|海上|750KW及以上 |同750KW及以上 |
| | |至未满3000KW|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 | |------------------|--------------------------------------|
|轮| |未满750KW |同未满750KW一般船舶 |
| |----|------------------|--------------------------------------|
| |港内|不分等级 |轮机长或轮机员1人,机工1人 |
|----------------------------------------------------------------------
| 客运部
|----------------------------------------------------------------------
|按船舶载客定员,每40名乘客配客运部人员1名,但航程不超过30海里或航
|的,可按第80名乘客配客运部人员1名。
------------------------------------------------------------------------
|----------------------------------------
| |
|--------------------------------------|
|减免规定 |
|--------------------------------------|
|(1)航程不超过300海里或连续航行 |
|时间不超过36小时,可减免三管轮 |
|和机工1人; |
|(2)AUT--0自动化机舱可减免二管 |
|轮、三管轮和机工2人; |
|(3)AUT--1自动化机舱可减免三管轮|
|和机工2人; |
|(4)MCC或BRC半自动化机舱可减免|
|机工2人 |
|--------------------------------------|
|(1)同3000KW及以上船舶; |
|(2)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可再 |
|减免二管轮 |
|--------------------------------------|
|(1)连续航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可减 |
|免机工1人;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 |
|小时,可再减免轮机员1人; |
|(2)AUT--0自动化机舱可减免值班轮|
|机员2人和机工2人; |
|(3)AUT--1自动化机舱可减免值班轮|
|机员1人和机工2人; |
|(4)MCC或BRC半自动化机舱可减免|
|机工2人 |
|--------------------------------------|
|同3000KW及以上一般船舶 |
|--------------------------------------|
|同750KW及以上 |
|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
|同未满750KW一般船舶 |
|--------------------------------------|
|同3000KW及以上一般船舶 |
|--------------------------------------|
|同750KW及以上 |
|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
|同未满750KW一般船舶 |
|--------------------------------------|
|无 |
|--------------------------------------|
| |
|--------------------------------------|
|行时间不超过3小时 |
| |
|----------------------------------------
注:1、水手、机工均为持有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适任证书者
2、驾驶员为大副、二副、三副均可
3、轮机员为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均可
4、未满750KW拖轮的驾驶员可以是值班驾驶员,轮机员为值班轮机员
5、客运部人员包括乘警、船医、厨工及旅客服务员


附录2 海船无线电人员最低安全配员表
--------------------------------------------------------------------------------
| 海区 | 一般无线电设备 |
|------------------------------|--------------------------------------------|
| 近岸航区 | 兼职无线电话务员1人 |
|------------------------------|--------------------------------------------|
| 沿海航区 | 二等报务员1人 |
|------------------------------|--------------------------------------------|
| 近洋和远洋航区 | 一等或通用报务员1人 |
| (国际航线) | |
--------------------------------------------------------------------------------
--------------------------------------------------------------------------------
| 海区 | GMDSS设备 |
|------------------------------|--------------------------------------------|
| A1 | GMDSS限用操作员1人 |
|------------------------------|--------------------------------------------|
| A2 | GMDSS通用操作员1人 |
|------------------------------|--------------------------------------------|
| A3和A4 | 双套 | 专职GMDSS通用操作员1人或 |
| | | 兼职GMDSS通用操作员2人 |
| |--------------|--------------------------------------------|
| | 单套 | 专职GMDSS无线电电子员1人 |
--------------------------------------------------------------------------------
注:1、近岸、沿海、近洋和远洋航区是指1988年船员考试发证规则所界定的区域;
2、A1、A2、A3和A4海区是指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8年修正案所界定的区域。

附录3 内河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表
----------------------------------------------------------------------------
| | |600总吨及以上至 |200总吨及以上至 |
|船 舶|1600总吨及以上或|未满1600总吨或 |未满600总吨或 |
|等 级|1500千瓦及以上 |441千瓦及以上至 |147千瓦及以上至 |
| | |未满1500千瓦 |未满441千瓦 |
|------|--------------------|--------------------|--------------------|
| | |船长1人 |同左 |船 长1人 |
| |一|大副、二副、三副各 | |驾驶员2人(但客船 |
| |般|1人(但客船配大副 | |配二副以上的驾驶 |
|甲|规|1人、二副2人; | |员2人;JJ航段的 |
| |定|JJ航段的客船配大 | |客船配大副2人) |
| | |副3人) | |水 手3人 |
|板| |水手3人 | | |
| |--|--------------------|--------------------|--------------------|
| |减|连续航行时间不超 |同左 |连续航行时间不超 |
|部|免|过16小时的可减免 | |过16小时的可减免 |
| |规|驾驶员1人 | |驾驶员和水手各1 |
| |定| | |人 |
|--|--|--------------------|--------------------|--------------------|
| |一|轮机长1人 |同左 |轮机长1人 |
| |般|轮机员3人 | |轮机员2人 |
|轮|规|机 工3人 | |机 工2人 |
| |定| | | |
| |--|--------------------|--------------------|--------------------|
|机| |(1)连续航行时间不|(1)连续航行时间不|(1)连续航行时间不|
| |减|超过16小时的可减 |超过16小时的可减 |超过16小时的可减 |
| |免|免轮机员和机工各 |免轮机员1人、机工 |免轮机员和机工各 |
|部|规|1人; |2人; |1人; |
| |定|(2)自动化机舱可减|(2)自动化机舱可减|(2)驾机合一的可减|
| | |免轮机员2人、机工 |免轮机员2人、机工 |免轮机员和机工各 |
| | |3人 |3人 |2人 |
|------|------------------------------------------------------------------
|服 人|客船按载客定额的四十分之一配备服务人员,但航程不超过55公里或航行
|务 员|按每100名乘客配备服务人员1名。
----------------------------------------------------------------------------
|--------------------------------------------
|50总吨及以上至 |50总吨及以上 |
|未满200总吨或 |或36.8千瓦及 |
|36.8千瓦及以上至|以上挂浆机船 |
|未满147千瓦 | |
|--------------------|--------------------|
|船 长1人 |驾机员2人 |
|驾驶员1人(但客船 | |
|配二副以上的驾驶 | |
|员1人;JJ航段的 | |
|客船配大副1人) | |
|水 手2人 | |
| | |
|--------------------|--------------------|
|无 |连续航行时间 |
| |不超过8小时的 |
| |可减免驾机员 |
| |1人 |
|--------------------|--------------------|
|轮机长1人 | |
|轮机员1人 | |
|机 工1人 | |
| | |
|--------------------|--------------------|
|驾机合一的可减免 | |
|轮机员和机工各 | |
|1人 | |
| | |
| | |
| | |
| | |
|------------------------------------------|
|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可 |
| |
|--------------------------------------------
注:1、驾驶员含大副、二副、三副。
2、轮机员含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
3、轮渡需配备船长(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各1人、水手2人、机工1人。
4、港作船需配备船(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各1人、水手2人、机工1人。
5、没有核定总吨的船舶参照载重吨与总吨的比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