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制度》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0:56:31  浏览:922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制度》的通知

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制度》的通知
1995年2月14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行业总公司;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为了更好地协调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与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加强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制度》,现印发给你们,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告诉我们。

附件: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了协调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与国务院授权部门或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加强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包括: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分析;
(二)国有资产统计与分析;
(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与产权纠纷调处;
(四)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监管;
(五)国有资产产权划转;
(六)其他。
第三条 产权司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在产权基础管理工作上与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性总公司、银行、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等单位对口联系的职能司。其主要职责是:
负责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统计及汇总报表等产权基础管理工作,培育发展并监管全国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评价国有资产的结构、分布、资产负责及经营效益状况,对国有资产重大投资项目和国家投资的分配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投资效益进行跟踪监测。
第四条 行政事业资源司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与国务院文教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资源资产管理单位对口联系的职能司。其主要职责是:
会同有关部门拟定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中央文教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统计和汇总报表,以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审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国有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参与处理产权纠纷,组织产权界定、产权登记等基础性管理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各部门根据国务院授权设置部内国有资产管理专职机构,受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委托,行使本部门监管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职能。
中央国家机关的国有资产,仍按国资农发〔1991〕15号通知,委托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
第六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通过建立会议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建立与国务院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专职机构的业务工作联系。
第七条 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会议包括:
(一)定期工作会议,主要包括:
1.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联席会议;
2.年度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会议;
3.年度行业国有资产分析报告会议。
(二)非定期工作会议,主要是根据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召开的专题业务工作会议、理论研究会议等。
第八条 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交流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情况;
(二)研究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
(三)协调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四)研究制定下年度中央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计划;
(五)就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向国务院提出政策建议;
(六)其他。
第九条 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的组成方式如下:
(一)会议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产权司负责人组织并主持;
(二)会议联络员由产权司、行政事业司各对口行业处负责人担任;
(三)国务院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
(四)联席会议可根据对口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组成不同类型的小组联席会议。
第十条 年度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会议定于每年年底召开。其主要任务是:
(一)总结本年度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二)布置下年度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三)交流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先进经验;
(四)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其他。
第十一条 年度行业国有资产分析报告会议定于每年年中召开。其主要任务是:
(一)分析报告上年度各行业国有资产运营状况;
(二)交流各部门的行业国有资产分析工作经验;
(三)研究探讨行业国有资产分析理论和方法;
(四)就行业国有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第十二条 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定期工作会议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产权司组织召开。非定期工作会议的组织由产权司、行政事业司与有关部门商定。
第十三条 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报告制度主要包括:
(一)国有资产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二)国有资产经营分析报告制度;
(三)国有资产产权变动报告制度。
第十四条 国务院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要求,按期递交本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各项报告。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报告负有指导、服务和监督等综合管理职能。
第十五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定期编发《中央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动态》,及时报道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政策、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展与经验、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热点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政策建议等信息。
第十六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每年组织对中央部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的检查评比工作,并将评比结果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本制度于1995年1月1日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非法占地追缴耕地占用税问题的批复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非法占地追缴耕地占用税问题的批复
国家税务总局




河北省财政厅:
你厅《关于对非法占地追缴耕地占用税问题的紧急请示》(冀财农税字〔1998〕第3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财政部《关于耕地占用税具体政策的规定》(〔87〕财农字第206号)中明确规定:对未经批准已占用的耕地,1987年4月1日以后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用地手续的,应照章征收耕地占用税。具体执行中的政策界限是:对未经批准已占用的耕地,凡按照土地管理政策规定19
87年4月1日后需补办用地手续的,一律照章征收耕地占用税,追缴税款的期限以当地土地管理部门规定需要补办用地手续的占地追溯期限为准。土地管理部门未成立前,经政府其他部门批准已占用的耕地,1987年4月1日以后按规定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换证手续的,免征耕地占用
税。



1998年10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结合基层普选选举人民陪审员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结合基层普选选举人民陪审员的通知

1963年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
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我国各级人民法院1955年以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实行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证明,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于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法院的审判工作,密切人民法院与群众的联系,提高办案质量,都起了良好的作用。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此项制度,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坚决贯彻执行。这就是说,除了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以外,都必须有人民陪审员直接参加审判。少数人民法院,由于怕麻烦,或者认为人民陪审员不起作用,在审理应当实行陪审的案件时,不通知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这是违法的,应予纠正。各地的人民陪审员,一般都是在选举基层人民代表的同时,结合进行选举的。现在,各地基层人民代表的选举,即将进行,各地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一般都已期满,在基层普选的同时,人民陪审员的选举工作,也应结合进行。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即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提出改选人民陪审员的计划,报请同级党政领导批准,在下达有关文件时,把人民陪审员的选举工作,列为基层选举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督促所属各级人民法院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如果省、市、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已经下达,则请作为补充通知。
二、基层人民法院应根据历年来的审判实际经验和当前工作需要,提出人民陪审员的名额,但注意名额不要过多,报经同级党政领导批准。
三、城、镇的人民陪审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为宜,如果基层选举已经结束,可以由基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农村和牧业区的人民陪审员的选举方法,由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经过选举的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一律定为两年。
四、在确定人民陪审员候选人时,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要切实注意城市、乡村、机关、厂矿、学校、团体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同时,妇女和少数民族的人民陪审员的名额,应占适当的比例。
原来的人民陪审员,可以连选连任。
五、为了确保人民陪审员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高级人民法院必须及时拟出选举人民陪审员宣传提纲,经党委批准后,请求同级人民委员会列入基层普选文件中,一并下达。
六、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可以采取临时邀请的办法,也可以通知基层法院选出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不要单独布置选举。
七、选举人民陪审员工作结束后,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将此项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并报告我院。同时,对新选出的人民陪审员,如何进行学习,也望及时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