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颁布《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暂行办法》的令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22:57:26  浏览:94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颁布《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暂行办法》的令

天津市人民政府


关于颁布《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暂行办法》的令

(1981年9月1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津政发〔1981〕196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颁布施行。


附: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区道路、桥梁管理,维护路桥设施的完好,保障交通运输畅通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管理范围,包括市区道路(含里巷路面)、桥梁、涵洞及其附
属设施____人行道侧缘石、路肩、边沟、边坡、广场、停车场、各种路桥标志牌等。


第二章 道路管理
第三条 禁止履带车和其他对道路有损害的车辆,在铺装水泥混凝土或柏油路面
的道路上行驶。必须行驶时,需征得公安部门同意,并经道桥管理部门批准,采取妥
善保护措施,方可通行。
(本办法所称公安部门系指公安局所属交通大队或中队;所称道桥管理部门系指
市市政工程局和区城建局。)


第四条 一切机动车辆,均不准在公安与道桥管理部门联合指定的路线以外的道
路上试刹车(机动车辆试刹车路线见附件四)。


第五条 一切机动车、畜力车,均不准在人行道上行驶或停放。


第六条 各单位建筑的专用道路、铁路、桥梁、涵洞、隧道,需与市政道路平交
、立交时,要征得公安部门同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并与道桥管理部门签订协议后
,方可施工。


第七条 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设置或变更车站时,必须征得公安部门和道桥管理
部门同意。


第八条 设置在路面和人行道上的各项地下设施的井盖,应保持与路面相平,凡
低于或高于路面二公分者,井属单位应及时整修。路面、人行道下埋没的各种管道塌
陷变形时,设置单位应及时抢修。


第九条 凡要求利用人行道设置门前台阶、坡道、侧石搭板等,必须征得公安部
门同意,经道桥管理部门批准;人行道因临街建筑物沉落而变形时,应由建筑物的产
权单位负责修复;新建临街建筑物设置门前台阶、坡道等,应在道路规划红线以外。


第十条 禁止在道路、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设施上,从事拌合水泥混凝土和
砂浆、碾轧炉灰等损害路面的作业。


第十一条 不准任意占用道路、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因生产或施工需要,必
须临时占用时,占用单位应提出占用面积和占用期限的申请,经公安部门同意后,报
请道桥管理部门批准,按规定标准向道桥管理部门缴纳占路费,超过期限的,要加倍
缴纳占路费(占用道路收费标准见附件三)。
未经道桥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占用道路的,按规定标准三倍缴纳占路费。


第十二条 因运输车辆发生故障而卸在道路或人行道上的物料,应及时运走,不
得影响交通。


第十三条 因工程需要刨动路面、人行道等,需征得公安部门同意,由道桥管理
部门批准并发给刨路执照,按规定标准缴纳代修费后,方准动工(因工刨路收取代修
费标准见附件二)。
被创动的路段内有地上或地下设施的,刨路单位应事先与设施的所属部门取得联
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施工中造成这些设施损坏时,刨路施工单位应负责修复。
有关单位对地下设施进行紧急抢修,需在开工后两天内,补办刨路报批手续。


第十四条 禁止挪动、涂改、遮挡、敲击路名牌和桥梁标志牌。


第三章 桥梁管理
第十五条 车辆不得超重、超速过桥。必须超重过桥时,须经道桥管理部门批准
,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过桥。所需加固器材和费用由申请单位负责。


第十六条 桥上禁止堆放物料和进行各种与桥梁维修无关的作业;未经道桥管理
部门批准不得在桥上设置任何设施。


第十七条 船只过桥,严禁用篙点触桥桩、纵横梁或浮船,并不准在桥下停泊。


第十八条 启闭式桥梁在启闭前半小时断绝水、陆交通;各种船只应在距桥五十
公尺以外停泊,待许可通过的信号发出后,方准通过。


第十九条 桥梁上下游各二十公尺距离内的河道和河岸,非经道桥管理部门批准
,不得埋设管线或取土、堆放物料。


第四章 违章处理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至第十九条规定的,应予以批评教育;造成道路
、桥梁及其附属设施损坏的,应责令修复或赔偿工料费;情节严重的,还应处以罚款
(道路桥梁设施赔偿罚款标准见附件一)。


第二十一条 对蓄意破坏道路、桥梁设施的;阻挠道桥管理人员行使职权,殴打
辱骂管理人员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道桥管理部门按市、区分工的规定临督执行。


第二十三条 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和郊区、县城镇的道路桥梁管理,可参照
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一九五九年天津市人民委员会颁布的《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暂行规则》同时
废止。


附件一: 道路桥梁设施赔偿罚款标准
设施名称 单 位 赔偿标准 罚款标准
(元) (元)
立柱式路名牌 套 300 2-5
墙挂式路名牌 块 30 1-3
违章刨路 平方米 加倍核收代修费 2一5
10—50△
履带车轧路 平方米 核收代修费 2-5
10-50△
路面上碾轧炉灰等 平方米 核收代修费 2一5
汽车在人行道上行驶或 部 损坏路面核收代修费 1一3
停放桥头标志牌 根 150 2-5
超限重20-30%违章过桥 部 50-150 1-5
超限重30-40%违章过桥 部 150-300 2-10
超限重40-50%违章过桥 部 300-500 2-10
超限重50%以上违章过桥 部 500-1000 2-10
桥梁栏杆(砼) m 70 2-5
桥梁栏杆(木) m 60 2-5
桥梁栏杆(铁) m 50 2-5
桥梁翼墙 平方米 50 2-5
桥面(包括人行道) 平方米 60 2-5
桥梁油漆面 平方米 l0 2-5
灯杆 根 100-300 2-5
违章试刹车 平方米 核收代修费 2ˉ5
说明:罚款标准栏内没有△符号者是对个人的罚款标准,
有△符号者是对单位的罚款标准。
附件二:
因工刨路收取代修费标准
道路种类 单位 收费标准(元) 备注
高级路面 平方米 45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
面,灌油、泼油路面
低级路面 平方米 35 碴石、级配、炉灰三合土碴路
高级人行道 平方米 30 水泥混凝土花砖、缸砖、沥青混
凝土路面
一般人行道 平方米 20 红砖、炉灰三合土路面
高级侧、缘石 m 15 水泥混凝土、条石
一般侧、缘石 m 10 红砖
附件三:
占用道路收费标准
道路类别 单位 收费标准(元)
主要干路 平方米/日 0.15
次要干路 平方米/日 0.10
里巷及空地 平方米/日 0.05
附件四:
机动车辆试刹车路线
区别 路名 起止地段
和平区 昆明路 岳阳道~营口道
" 山西路 营口道~胜利路
" 烟台道 建设路~新华路
" 同安里 卫津路~气象台路
南开区 长江道 咸阳路~密云路
南开区 密云路 长江道~黄河道
" 汾水道 红旗路~咸阳路
河西区 洪泽路 大沽南路~废品公司
" 太湖路 大沽南路~二机修厂
" 前进道 围堤道~染化二厂楼
" 苏州道 广东路~南昌路
河东区 八号路 津塘公路~内河船厂
" 卫国道 铁道~兵营
" 贾沽道 津塘路~钢厂运输部
" 井岗山路 红星路~一号路
河北区 幸福道 五号路~七号路
" 月纬路 中山路~五马路
" 水产前街 刘家花园~养鱼池
" 古北道 京津公路~南口路
" 平安街 建国道~自由道
" 民生路 兴隆街~海河东路
红桥区 光荣道 丁字沽一号路~津坝公路
" 青年路 西营门桥~三元村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暂行办法》等48件部门规章的通知

卫生部


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暂行办法》等48件部门规章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8号)

卫生部令第78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0〕28号),我部对部门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商有关部门同意,并经2010年12月13日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暂行办法》等48件部门规章(见附件)。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卫生部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的部门规章目录(48件)





部 长 陈 竺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卫生部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的部门规章目录(48件)
序号
规章名称
公布机关
公布日期

1
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暂行办法
卫生部
1983.5.6

2
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
卫生部
1984.12.15

3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消毒剂、洗涤消毒剂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85.8.5

4
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86.11.14

5
食用煎炸油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86.12.31

6
食品卫生检验单位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87.12.2

7
农村农药中毒卫生管理办法(试行)
卫生部
1988.8.25

8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卫生部
1988.12.15

9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89.12.5

10
卫生监督员证件、证章颁发使用要求
卫生部
1990.7.7

11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0

12
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6

1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6

14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6

15
食品容器内壁涂料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6

16
搪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6

17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6

18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6

19
陶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0.11.26

20
化妆品卫生监督检验实验室资格认证办法
卫生部
1992.1.21

21
护士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3.3.26

22
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
卫生部
1994.10.8

23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96.4.5

24
卫生系统计算机软件评审办法
卫生部
1996.7.5

25
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
卫生部
1996.7.18

26
食品卫生监督程序
卫生部
1997.3.15

27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
卫生部
1997.3.15

28
医院信息系统软件评审管理办法(试行)
卫生部
1997.7.29

29
卫生部化妆品申报与受理规定
卫生部
1999.4.13

30
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
卫生部
1999.7.12

31


医疗器械新产品审批规定(试行)
食品药品

监管局
2000.4.10

32


咖啡因管理规定
食品药品

监管局
2001.3.16

33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卫生部
2002.3.28

34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卫生部
2002.3.28

35
放射免疫测定盒邮寄办法(试行)
卫生部

邮电部
1983.1.19

36
附设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卫生部
1983.10.28

37
中美医学对等基金暂行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83.11.20

38
疟疾防治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84.7.25

39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制试行条例
卫生部
1985.1.19

40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
卫生部
1985.5.23

41
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人员编制原则(试行)
卫生部
1985.6.26

42
流动人员疟疾管理暂行办法
卫生部、公安部、城建环保部、水电部、农牧渔业部
1985.7.1

43
关于对六十年代以前的中医药学徒出师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办法
卫生部
1985.10.10

44
卫生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试行条例
卫生部
1987.2.20

45
妇幼保健人员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实施细则
卫生部
1988.10.12

46
京内直属单位从京外调(迁)入有关人员审批工作暂行办法
卫生部
1994.7.26

47
卫生部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卫生部
1999.2.10

48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学历教育主要课程目录及课程基本要求(试行)
卫生部

教育部
1999.9.20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吉林省农业税收协税护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吉林省农业税收协税护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吉政办发〔2002〕54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吉林省农业税收协税护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该办法对协税护税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义务和行为都做了明确规定,是做好我省农业税收协税护税工作的基本管理原则,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协税护税工作的领导,地税部门要组织和指导协税护税部门和人员做好农业税收工作,财政、银行、粮食、公安等部门要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保证农业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征收任务的完成。

二○○二年十二月十日

吉林省农业税收协税护税管理暂行办法

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

(二○○二年十一月五日)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业税收协税护税行为,根据《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吉发〔2002〕7号)和《吉林省农业税征收暂行实施办法》(吉政办发〔2002〕4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市州、县(市、区)根据农业税收工作需要,在管辖区域内,应建立健全农业税收协税护税网络。

第三条 各级财政、金融、公安、粮食等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协助征收机关解决农业税征收工作中的问题,做好组织征收工作,确保农业税收任务的完成。

第四条 农业税收协税护税网络由乡镇、村、组三级组成,具体人员包括乡镇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等。

第五条 协税护税人员应严格执行农业税收政策规定,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在征收机关的指导下,认真做好农业税收协税护税工作。

(一)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正确使用税收法律文书,严格履行征管程序,规范协税护税行为,协助征收机关,依法组织农业税收的征收。(二)协助征收机关做好农业税收政策宣传和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化解矛盾,教育和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积极主动纳税。

(三)协助征收机关搞好农业税收的税源管理,建立税源台帐,及时提供税源变化信息,填报农业税收有关资料。

(四)村级要设立农业税帐簿,全面系统地反映纳税户的征、纳、减、免、欠税等实际情况。

(五)协助征收机关和村民委员会做好农作物的查灾、核灾和办理农业税减免有关事宜,落实好农业税减免政策。

(六)协助征收机关向纳税人下达农业税纳税通知书,做好农业税应纳税额和减免税额的公示工作。

(七)按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及有关要求,协助征收机关组织管辖区内纳税人积极主动缴纳税款,按照规定及时上交税款,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八)定期向征收机关报告税收征收情况,按征收机关的要求报送有关税收资料。

(九)及时向征收机关报告政策执行和征收管理中出现的偷、逃、抗税等问题。协助征收机关做好纳税人的工作,必须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的,由征收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第六条 市州、县(市、区)征收机关要加强对协税护税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第七条 协税护税人员实行聘用制。聘用的协税护税人员,由县(市、区)地税部门考核合格,发给协税护税证书后,方可履行职责。

第八条 协税护税人员实行劳务报酬制度。农业税征收机关依据协税护税人员的工作量和完成任务情况,给予一定的劳务报酬。具体数额由县(市、区)地税部门确定。

第九条 对在工作中违反政策、法规的协税护税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协税护税资格:

(一)不认真履行协税护税义务的;

(二)擅自扩大或缩小征收和减免范围的;

(三)不按征收机关规定及时解缴税款的;

(四)违反税收票证管理制度,收税不送达完税凭证的;

(五)因其他情况和原因,无法履行协税护税义务或不适合从事协税护税工作的。

第十条 各市州、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